在守正创新中深化发展 不断增强巡视巡察震慑力穿透力推动力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华盛顿州中学师生代表回赠新年贺卡
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丨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这种行为违法!判赔300万

发布时间:2023-10-24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小[ ]

   这种行为违法!判赔300万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光辉。

一桩案,能彰显法治道理。

  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推出“小案大道理 时代新风尚”栏目,带您一起回顾那些熠熠生辉的“小案”,回味那些蕴含其中的“道理”,共同感受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所弘扬的公平正义正能量。本期为您带来一起APP不正当竞争非法牟利案。

  为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保护专章规定,网络游戏、直播、视频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权限、消费管理等功能,各网络平台全面上线“青少年模式”,但仍有不法APP开启“会员尊享特权”绕开该模式,试图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日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购买会员即可破解“青少年模式”的不正当竞争案。

  案情回顾

  该案原告运营的“某视频平台”及“某NOW直播”均设置“青少年模式”,打开首页即出现弹窗提示,该模式配置了适合未成年人阅览的内容,限制了充值、打榜、送礼等社交、消费功能,并设置了防沉迷机制,监护人可通过设置密码限制使用时段和时长上限等。

  根据上述软件服务协议约定,用户不得干涉、破坏涉案软件的正常运行,不得增加、删减、变动软件的功能或运行效果,不得实施任何危害未成年人的行为。

  被告北京某公司运营的App,却将“青少年模式”弹窗自动关闭功能作为“会员尊享特权”之一,以“广告拦截自动跳过启动页广告”为卖点,以“限时免费”吸引用户安装并开启该功能。一旦开启,用户再打开音视频平台时,该App会自动跳过或屏蔽“青少年模式”的入口弹窗,使用户无法通过首页提示使用“青少年模式”。

  因此,原告公司认为,被告的上述行为已经变动了其产品功能,妨碍、破坏了产品的正常运行,构成不正当竞争,故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各项损失300万元。

  被告公司辩称,该公司开发、运行的App是为了实现辅助无障碍服务,用以帮助用户解决重复、繁琐的点击操作问题,该功能开启需要用户明确且繁琐的授权,是一种系统中立功能,并未改变原告产品本身的功能和服务,亦未影响“青少年模式”的使用功能。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诉行为既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指导意见,又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跳过、屏蔽“青少年模式”入口弹窗功能覆盖了网络音视频领域多款第三方应用软件,导致保护未成年人的功能设计落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行业生态,构成不正当竞争。

  考虑到原告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在青少年群体中影响较大,其“青少年模式”系践行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有益尝试,涉案被诉行为严重影响了原告公司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且被告行为具有明显的商业目的,该App在多个应用市场上架,下载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用户群体大,主观过错较大;该App的屏蔽模式适用范围大,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等因素。综上,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300万元的经济损失。宣判后,原、被告均未上诉,达成执行前和解,现已履行。

  法官心语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法官 李晓玲

  “青少年模式”作为网络风险的“防火墙”,不仅能够对未成年人进行身份认证,还能在使用时段、使用时长、使用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网络不良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有效举措。

  本案中,被告运营的App引导用户开启“青少年模式弹框自动关闭”功能的行为,系典型的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义务,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发挥网络文化和新技术对未成年人的正向引导,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清朗网络空间和良好网络生态。

  专家点评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 曲新久

  当前,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显示,未成年人近半年内的上网率达99.9%。可见,未成年人已经成为互联网空间的重要参与者,甚至可以说是地道的网络“原住民”。

  未成年人尚处于成长阶段,缺乏自我防护与鉴别能力,他们在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面临诸如易遭不良网络信息诱导、网络违法犯罪侵害以及沉迷网络等诸多风险。这些风险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威胁到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也会妨碍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甚至可能诱导未成年人实行违法犯罪行为。因此,“青少年模式”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人民法院对于本案的处理,发挥了司法能动性,不仅妥善地认定和处理了新业态下新型不正当竞争问题,对屏蔽“青少年模式”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否定,维护了互联网产业公平竞争秩序,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并有助于推动网络音视频产业健康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法院判决向全社会表明,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法院判决肯定了“青少年模式”上线以来,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不良信息影响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对于落实未成年人防网络沉迷机制,以及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保护未成年人,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

  作者:李晓玲、李小芳丨插图:陈美汐

中国律师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